塞罕坝|林业产业化范例

来源:ob欧宝体育永久娱乐网    发布时间:2024-09-06 16:14:25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承德市境内,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塞罕坝”为蒙汉组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台地”。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1681年,康熙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场厅志》记载,此地“落叶松万株成林,望之如一线,游骑蚁行,寸人豆马,不足拟之”。据史料记载,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共在木兰围场“肄武、绥藩”105次,康熙还即兴留下过一些诗句“……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日暮帷宫近,风高暑气藏。”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同治二年(1863)对木兰围场进行开围放垦,大批流民涌入,肆意垦荒。后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军阀匪寇的劫掠和连年山火,使这里的原始森林荡然无存。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已变成了黄沙肆虐的塞外荒原,推动着内蒙古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

  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1962年,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围场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建场之始,国家计委赋予其四项具体任务:一是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二是提出“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降低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的27字目标;三是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经验;四是研究积累大型国有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从第一代塞罕坝人服从组织安排上坝开始,三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中,艰苦奋斗、接力传承,目前已建成集生态公益林建设、商品林经营和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于一体的林场。先后获得“河北林业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中国最佳森林公园”“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河北最美的地方”“全国先进国有林场”“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国有林场建设标兵”等桂冠。

  首先,创造了从荒原“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不但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林林场,而且创造了世界最大人工林的奇迹。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4%增加到2016年的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扩大了29.6倍,如果把人工林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

  其次,生物多样性得到一定效果恢复,森林、草原、湿地、草甸相结合的完整ECO正稳步形成。落叶松、油松、白桦、椴树、黄菠萝等乔木树种结构分明,错落有致,榛子、沙棘、柠条、火棘等灌木应有尽有。过去多年未见的动物,如野鸡、野兔、狍子、猞猁,也重现了踪迹。据统计,塞罕坝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线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2002年10月,河北省政府批准在塞罕坝建立自然保护区,2016年《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2016—2025)》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再次,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和当地生态状况。近十年与建场初十年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地区年均无霜期由42天增加至72天,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6级以上大风天数由76天减少至47天。当地旱灾及洪涝灾害明显减少,增强了周边农区、牧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了当地农牧业的稳产增产。50年来塞罕坝区域气温仅上升0.2℃,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水平。据测算,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一年呼吸之用,整个生态系统每年的总碳汇量约达700万吨。每年可释放萜烯类物质(一种具有较强生理活性的天然烃类化合物)10475吨;平均空气负离子含量2000—3000个/c立方米,最高峰值浓度84600个/c立方米,平均含量是城市市区的8—10倍。

  最后,圆满完成了“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重托。塞罕坝百万顷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环首都城市圈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国家气象资料表明,20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2002—2012年十年间,北京春季沙尘天减少七成多。内蒙古监测资料显示,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由2001年的7120平方公里减少到4053平方公里,沙地外扩之势得到基本控制。塞罕坝还滋养着滦河、辽河,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保障了津唐、辽西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塞罕坝的历史也是一部泽被京津、造福地方的历史。

  像其他大型国有林区一样,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塞罕坝林区曾长期以木材生产收入为经济命脉。1983年转入以营林为主、造林为辅阶段,开始探索多种经营之路。1998 年国家天保工程实施后,次生林改造、天然林抚育基本停止,国家在造林项目上的投资大量减少,林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木材出售的收益,木材生产年收入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大幅压缩木材砍伐量,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降到40%。塞罕坝机械林场营造的落叶松山地防护林,目前每亩造林成本是1200元左右,40年后采伐收益每亩仅2700多元(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平均每亩年收益不足70元。在木材收入持续下降的同时,科学利用森林资源,重点培育生态旅游、绿化苗木和绿化工程等支柱产业,加之林下种养殖、利用石质荒山等场地为发展风电提供场所等生产经营模式,几项收入已突破亿元大关,占林场营林总收入的60%,步入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据评估,建场55年来,国家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累计约10.2亿元。目前塞罕坝资源总价值已达202亿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19.8。安长明(2010)采用年金资本化法和立木价值法,对塞罕坝林场土地资产和物质生产资产进行了估价。塞罕坝机械林场现有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148.85亿元,其中,以林地为主的土地资产价值占29.8%,以林木为主的物质生产资产价值占22.9%,以森林固碳为主的生态资产价值占42.2%;“塞罕坝”品牌资产价值已达7.43亿元,占5.0%。以现有森林资产为基础,在此后每年度,塞罕坝森林所提供的生产和服务总价值为120.58亿元,其中,物质生产价值占2.5%,生态服务价值占97.5%,生态服务价值约为物质生产价值的39倍。‍‍‍

  塞罕坝坚持“生态立场、营林强场、产业富场”的发展的策略,将万顷林海划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公益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商品林四大经营板块,实行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依托繁茂的森林、清洁的空气和水源,催生出森林旅游、碳汇交易、矿泉水生产等众多绿色产业,实现了绿富双赢。塞罕坝的多种经营有以下方式:

  一是森林旅游。塞罕坝风光被描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每一个画面都是一首诗”。自1992年开始,自发而来的游客慢慢的变多,塞罕坝因势利导发展旅游业。1993年5月,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获批组建,并确定了“以林建园、以游促林、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以园养林”的目标,委托河北省林业勘测院编制了公园发展总体设计。1999年6月,通过职工出资、林场出让森林景观经营权,成立塞罕坝森林旅游开发公司,旅游公司完全按市场运作,按岗位和效益兑现职工工资,解决了林场部分下岗职工和部分职工待业子女就业问题,林场职工成为股东,还可以分红。2010年成功控股承德市属御道口草原风景区和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大旅游景区。近几年来,塞罕坝林场累计筹集资金1.7亿元,完善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围绕“皇家、生态、民俗”三大品牌,建成了七星湖湿地公园、木兰秋狝文化园、塞罕塔、金莲映日园、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工程。公园内各类宾馆、度假村有120余家,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以上,延长了游客驻留时间,由过去的“一日游”变成“两日游”或“三日游”。同时,积极探索各种营销手段,进市场、进社区、进企业,使塞罕坝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逐步扩大,旅游客源市场由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拓展到全国30个省(区、市)。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年入园人数由2001年的9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60万人次,年旅游直接收入由原来的10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200多万元。截至目前,公园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20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年均纳税700余万元,每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累计创造社会综合效益近30亿元,有力地拉动了景区周边乡村游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塞罕坝正在努力建设集生态体验游、科普研学游、森林康养游、冬季冰雪游等旅游新业态于一体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是将绿化苗木销售和绿化工程建设作为林场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已完成绿化苗木基地建设8万余亩,培育了云杉、樟子松、白桦、油松、落叶松等多品种、多规格的大量优质绿化树苗。借助塞罕坝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绿化苗木基地的优势,临近机械林场的河北、内蒙古农民“贴牌”塞罕坝取得了市场好收益。依托森林旅游、绿化苗木产业,塞罕坝林场每年提供临时社会用工超过15万人次,创造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采集和销售、手工艺品等产业,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为助推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非木质林产品采集。塞罕坝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有丰富的山野菜、食用菌、药材、花卉等非木质林产品。因其生长范围广、过于散生、采集成本高等因素,难以进行商品化管理,多被附近农民自行采集销售,成为其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人家靠采集山珍年收入就达几万元。

  四是积极加入碳汇市场。据中国碳汇基金会测算,塞罕坝林场有45万余亩森林可以包装上市,根据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情报价,交易总额可达到3000多万元。2016年12月,塞罕坝林场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造林碳汇和营林碳汇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备案,是迄今为止全国林业碳减排量最大的自愿减排碳汇项目,其中18.3万吨造林碳汇已经挂牌出售。根据碳汇市场行情和价格趋势估计,造林碳汇项目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如果全部上市交易,可为塞罕坝林场带来超亿元的收入。‍‍‍‍

  五是其他生态服务业。在塞罕坝百万亩林海中,随处可见松针落下形成的厚厚的腐殖土。精明的商贩将其收集起来,装在口袋中,摆上超市的货架,作为养花“神器”,一袋9.3斤,售价15元。源自塞罕坝的伊逊山泉在北京市场上,一吨售价4000多元,超过一吨粗钢的价格。在承德市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承德)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一款罐装650毫升、将7升空气压缩其中的“塞罕坝牌”森林空气吸引了海内外客商的关注。

宁公网安备 64042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