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最心爱的人!86岁志愿军兵士日记曝光:巴望冲锋在前杀敌建功取得荣誉

来源:ob欧宝体育永久娱乐网    发布时间:2024-08-22 19:51:14 ob欧宝电竞官网入口

  【环球网军事报导】编者的线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近来,南京民间抗日战役博物馆初次公开了一本抗美援朝时期一位年青志愿军兵士的日记。从1952年11月6日到1953年10月23日,他没有一天中止书写,近13万字的日记记载了他在朝鲜的每一天。而日记的主人正是本报记者王天迷的姥爷——86岁的葛仲模。

  在姥爷的眼中,朝鲜“实在太美丽了,在下了雪后的山上,松树是半白半绿的,那些溪流显得更明澈,真是一幅山清水秀的图像”。可是战役却给朝鲜人带来重重苦痛。他在日记中回想自己跨过鸭绿江大桥的景象时描绘道,回头望见祖国东陲的城市安东,规整的高楼显得十分宏伟,“城市通过一夜的歇息醒来了”,但南望至新义州时,“使我触景神伤,彻底与祖国两样,偌大的城市里没有人,墙垣都塌了”。“这是所谓大洋彼岸的帝国为捍卫自己而使之于别国的‘文明’,是所谓‘自在世界’的标志。”姥爷挖苦道。

  姥爷告诉我,入朝行军的一路上,从头义州到元山,他没见过一栋完好的房子,也没看到一名老百姓——朝鲜人都上山躲进洞里生活了。停战后,他见到的山全都是光溜溜的,没有树木,“全都炸光了”。不过,“朝鲜疆土虽小,但其民族的气势是多么的巨大”。在姥爷的笔下,朝鲜人从未泄气或许退让,而是愈加刚烈、达观。他曾看到,某家的男主人死于敌人的炮火中,他的妻儿将其埋葬后,仇视着悠远的南边,然后跳起舞,以达观的精力送走亲人。

  入朝后,姥爷的作业地址几经调集,最终在1953年1月6日抵达安养里。在这个间隔前沿阵地约20公里的当地,姥爷度过了7个多月的韶光。他对我讲讲述,没有防空预警时,咱们每天听着号声起床,一般是5时左右。早晨往往是姥爷写日记的时刻,记载前一天的阅历与感触。

  姥爷的作业主要是干部计算和内勤,也常常干体力活——或是爬到600米的大山岭上砍柴,背着70斤的东西上上下下,或是去10公里外,两人合背100斤大米回来。若闲暇下来,姥爷就读书、看报、学习理论资料。那时他最喜欢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读完了第四遍,“进一步体会到了保尔的坚毅精力和刚强的斗争性”。

  在姥爷的日记中,飞机在头上“轰轰地撒野”是常常的作业。“嘘嘘的啸声从头上掠过真使人胆惊心寒,可是往后一想有些可笑,由于假如要以战场论比那还差得远呢!店员!今后放斗胆吧!”有时,姥爷会这样给自己打气。“这样每次来在我的心理上也倒没有一种惊骇的心境了,相反增加了愤怒。”有时,姥爷勇气满满。

  阴天、下雪对姥爷而言是“膏泽天”,由于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敌军飞机不会前来“打扰”,自己能“安心作业”。1952年11月17日,有50余架敌机在姥爷驻扎地邻近“又打机枪,又投炸弹”,从上午8时一向到下午2时,“本来是不会走的,亏得气候改变,遽然乌云满天,因而把这些憎恶的敌机吓跑了”。很快下起大雪,但不到一个小时就停了,太阳从头出面,“这一场雪真像是替咱们突围相同”。

  姥爷一向有一个激烈期望——到前沿阵地直接参与战役,这个主意屡次呈现在他的日记本中。有时好几天,他都“沉醉于想做个英豪和榜样”,“清晰一个为抗美援朝工作而献身的决计”。

  1953年7月,当志愿军在朝鲜的整个阵线上进行战术性反击、向敌人步步迫临时,姥爷十分期望融入“更战役的气氛” 中。看到一名英文翻译立刻就要奔赴前方,他不无仰慕地写道:“我思想上也从前诉苦过自己,为啥不把英文念好而当一个翻译呢?”姥爷期望,自己今后不只要戴上荣耀的纪念章,并且能戴上具有更高荣誉的世界奖章,乃至勋章。

宁公网安备 64042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