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这样一个世界上最硬的拳头,在重量级职业拳台上47战45胜,41次击倒对手,没多少人能抵挡得住他的重拳。但后来,他的战场从拳台转移到政坛。2015年5月,克里琴科当选为基辅市长。
克里琴科兄弟是整个21世纪迄今重量级拳台的统治者。比较起来,弟弟弗拉基米尔的成就更高,目前握有WBA、IBF、WBO、IBO等大部分国际拳击组织的重量级金腰带。哥哥维塔利的金腰带只有WBC(世界拳击理事会)一条,但拳台以外,维塔利·克里琴科拥有着一方更广阔的天地。
早在2000年,29岁的克里琴科就完成了自己的论文专著《论运动天才该如何寻求赞助》,从基辅体育运动大学拿到了体育科学博士学位。从此,“铁拳博士”的雅号不胫而走,克里琴科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从一介莽汉进阶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好青年,他日后进军政坛的伏笔就此埋下。
随着克里琴科在国际拳坛声望日隆,对外,他成为了乌克兰展现国家强硬风貌的名片,对内,他被慢慢的变多的乌克兰民众视作民族英雄。在这样的温床催生下,他逐渐对从政产生了浓厚兴趣,“如果说有什么能把克里琴科从拳击场上拽下来,便是政治。除了拳击外,那是生命中最能调动他激情的东西。”《体育画报》的拳击专项记者曼尼克斯如此评价道。
克里琴科的“德国长期居住权”成为了他在竞选中的致命伤:根据乌克兰法律,拥有别国长期居住权的人,都被默认视为长期于国外居住。对此克里琴科辩驳道:“没错,我的确拥有德国长期居住权,但我想强调,这并不违反乌克兰的法律,而我也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乌克兰居民。”
亚奴科维奇落荒而逃后,维塔利·克里琴科曾想成为总统。但他最终放弃了竞选,转而支持亿万富翁佩特罗·波罗申科(Petro Poroschenko),自己甘于仅仅担任基辅市长一职。
这位42岁的政治家和世界拳王最后成功赢得乌克兰首都基辅市长选举。他所在的党派乌克兰民主改革联盟(Udar)也在市议会中赢得了超过30%的选票,是最大的赢家。很快,克里琴科就搬进了位于基辅赫雷夏蒂克大道的市政府大楼里。
当选市长给了克里琴科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许多人认为克里琴科最大的弱点就是:参政十年,但是从来就没执掌过一个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职位。
在2004年“橙色革命”期间,克里琴科和波罗申科都是当时的亲西方总统候选人维克多·尤先科(Viktor Juschtschenko)的支持者。此后,克里琴科数次改变自身的政党。直到2012年建立自己的政党才取得突破。他的“乌克兰民主改革联盟(Udar)”在国会取得约14%的直接选票,成为第二大反对党。总统波罗申科需要仰仗克里琴科在国会的议员。
“我想使基辅成为一个真正的欧洲国家的首都”,克里琴科在选举前如此说。作为一个300万人口的市长,他任重道远。基辅的交通陷于瘫痪,长长的车龙随处可见。此外,许多基辅人抱怨新盖的高楼改变了城市的历史面貌。但是,基辅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土地出售中的腐败现象。对此,克里琴科承诺会根除它们。
克里琴科首先着手的是独立广场(Maidan)陷入混乱后的恢复工作。他当时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路障和抗议活动的帐篷现在都得拆掉——人们现在应该重新生活在和平中。现在,独立广场慢慢的变成了安静祥和的散步之地。
基辅赫雷夏蒂克大道的市政府大楼的走廊里并不吵闹,来往的工作人员匆匆从我们身边经过。在5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我们等来了克里琴科市长。
克里琴科市长推门进来的一霎那,我们才发觉这是一个身高超过2米的壮汉,之前看拳击赛转播的时候没有这样的高大感觉。在几位助手的陪同下,他进来后很有礼貌地和会议室的每一位客人握手表示欢迎。大家都入座后,克里琴科在热情的座谈中说:“基辅不是一个有公园的城市,而是一个有城市的公园!我两周之前刚从北京回来,我感受到中国有很发达的旅游产业,中国游客出国的人数也是巨大的,我希望有机会能够有更多的中国游客来我们基辅旅行。我们有80多个大小博物馆,165家酒店,2个世界文化遗产,都体验一遍至少得半个月!”
他还说:“你们中国人喜欢大,有全世界最高的楼,全世界最大的广场等等。不过,我给你们推荐基辅好玩的地方,却是我们有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里面有全球最小的一幅画,全球最小的一块表!”
乌克兰经济发展计划委员会的部长助理阿列克谢说:“耶路撒冷离战线公里,全球的游客却认为以色列旅游是安全的。我们的基辅离东部战线公里,而且东部的战争是局限在很小的特定地区,所以中国人来乌克兰旅游是很安全的。”
他举例说,现在来基辅旅游是最佳的时候,因为汇率的变化,乌克兰的生活消费水平很低。一瓶啤酒的价格,在基辅是1.2欧元,在布拉格是1.4欧元,在柏林就要3欧元!基辅能够说是全欧洲旅行消费最便宜的首都!
乌克兰朋友一直说要带我们去参观一个“腐败博物馆”,后来我们明白过来,原来就是乌克兰前总统亚奴科维奇逃亡前居住的秘密花园。
从基辅市中心出发我们驶往郊区,这是一条很棒的公路,据说修建这条高速公路就为了亚奴科维奇从家里往返市区的之用。亚奴科维奇还在市区的外的黑海边上修建了一个专用停机坪,两架直升机在那里待命,随时接送他。
乌克兰这位被推翻的前总统亚奴科维奇在出逃之后,留下了他在基辅以外大约15公里处的梅兹希里亚(Mezhyhirya)的豪华庄园。占地140公顷(1.4平方公里)的豪宅相当于大半个国土面积为1.98平方公里的摩纳哥。
亚奴科维奇仓皇出逃俄罗斯后,数百名反对派支持者进入亚奴科维奇位于基辅郊外的寓所大院。这所几近奢华曾经戒备森严的大院暴露出这位乌克兰前总统的奢侈生活。
据报道,亚奴科维奇为其宅邸的一间娱乐中心所配备的餐具价格就高达169.5744万英镑。另一份收据显示,2009年,亚奴科维奇曾花了7660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当时约合人民币5240元)为家中的鱼治病。还有人说,亚奴科维奇曾为宅邸的木质装饰品花费3100万美元。形成对比的是,根据官方资料,亚奴科维奇作为总统年薪只有近10万美元。
总统庄园由6公里长,6米高的带电网的围墙所包围,戒备森严,对外人来说,非常神秘。亚奴科维奇逃走后,这里曾经失控过一段时间。现在已经由政府接管,对公众收费开放。因我们是乌克兰政府邀请的外国记者,所以守卫打开门让我们的车直接开进来。
一进总统庄园,就是一大片绿茵茵的高尔夫球场。球场的四周都是绿茵茵的森林。我们直接开往所谓“老爷车博物馆”,经过的路上还有动物园,养着不少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我们进入庄园的时候,已是接近黄昏,怕时间来不及,我们没停留,只是在车里看见外面的一群澳大利亚的鸵鸟在散步。
向导说,亚奴科维奇逃跑之前,这里有1000名服务员。有专门的蔬菜检测所,为总统一家控制蔬菜的质量安全。据说庄园一天的维护运行的成本就要约合60万元人民币!老爷车博物馆的室内停车场里分两个区域,停放着不少老爷车。几辆体型庞大的防弹轿车引起我们的注意,仔细一看,是前苏联生产的“吉尔”牌高级轿车。奔驰、宝马、陆虎、保时捷等名车也都静静的留在那里。
一辆崭新的摩托立在角落,一看是2012年的BOSS HOSS445,排量是6.2升。一辆编号为3329526的美军草绿色敞篷吉普车、一辆1970年出厂的老伏尔加A3车、1957年出厂的奔驰12缸S600、一辆1938年出厂的7.5升排量的奥迪、一辆1950年出厂的宾利S1、车不少,一时只记住这几辆。
“这些车都是开进来的,也就是说这些老爷车都能正常行驶!”向导简单说了一下,让我们拍照片后,赶紧上车去看亚奴科维奇的住宅。
亚奴科维奇的住宅是面朝湖边的一栋芬兰风格的五层大楼,建筑面积2600平米,花园建筑总价值30亿美金。许多新人在梅兹希里亚结婚。院子里有像在赫尔松(Khersones,克里米亚的一处考古遗址)那样的古希腊柱子,所以他们称这里为梅兹希里亚的赫尔松。我在亚奴科维奇的住宅外面的台阶上也碰到了一对来这里拍摄婚照的年轻人。
一位掌管住宅房间所有钥匙的金发美女从一个侧门探出身来招呼我们,大家一个接一个鱼贯而入。在一间靠窗户的休息厅里,总统全家在这里打牌玩儿的。我们在这里每人都在脚上套上一个塑料袋来保护这里昂贵的地板。美女管家说:“你们每一个人记住,这里的东西很多,很昂贵!你们必须在一起听我的指令行动,不能分开,也不能逗留!”
大家于是严肃起来,跟住女管家往屋里走。女管家贴身携带着钥匙,她打开一扇门,我们进去后发现是一个空旷的休息厅,墙和地面全是浅色的大理石。惹人注意的是里面的几个中世纪的武士盔甲,头盔下面的护胸甲中心竟然是美杜莎的头像!
穿过大厅我们进入一间黑屋,女管家打开灯光后才知道这里是总统的电影院,一面墙上是大屏幕,房间里安放着一些椅子。其中最明显的是最前面的两把有按摩功能的大皮沙发座椅,是总统夫妻专用的。
除了几尊铜雕像外,侧厅里几乎是空空荡荡,当年那些贵重的摆设都不知道哪儿去了。不过,大理石墙上的几幅马塞克镶嵌画还是透出了当时的豪华来。颜色鲜艳的彩色镶嵌画,图案大都是中世纪的欧洲景象。
女管家等我们拍完照片走出来后,都会重新把房间的门锁上。她轻盈地走在前面,带我们经过一个小走廊进入电梯。总统家的电梯不大,一次只能容纳4个人。我们只好分三批乘坐了。电梯里我注意到脚下地木地板上居然也是精彩的马赛克镶嵌画,三朵巨大的粉色玫瑰!
电梯门开启,我们就到达了三楼。眼前就是一个巨大的水晶吊灯从天花板上垂下,几乎充满了整个吹拔的空间,站在楼上往下看,一个螺旋型楼梯通下去,下面的门厅里有一架优雅的乳白色三角钢琴。
女管家带我们先进入一间小屋,这是总统一家的祈祷室。四面墙全是高雅的木板装饰,木板墙上有精美的雕刻花草图案。圣母像和木雕都有镀金,在灯光下是那样的富丽堂皇,真有点教堂里看神龛的感觉。神龛几乎占去半间屋子,全部是木头雕刻镀金,镶嵌了10幅大小不同的彩色圣像,富丽堂皇。更让人惊讶的是,面对神龛的一面墙上,居然采用灯光效果,把墙上的三幅彩色玻璃镶嵌画照亮,模拟出教堂的彩色玻璃透出阳光的感觉来。
总统的卧室也是气势恢宏,就是一座暗红玫瑰色的木雕宫殿。总统的大床紧靠墙,墙上空空如也,据说以前挂的是亚奴科维奇自己的画像。这也太自恋了哟!床的左边是带镜子的梳妆台,右边是角落的一排沙发,房间可以直通阳台,外面看得见美丽的花园景色。
总统家的楼下大客厅非常开阔,里面放了许多绿植把客厅分割成两个部分。客厅的四周都是规模宏大的木雕板装饰,一侧都有白色大理石壁炉。壁炉两边是两尊近1米高的黑色铜雕女神,手里举起镀金的仿古蜡烛灯。壁炉上的平台上是一座精美的武士骑马铜像,马蹄下面镶嵌有圆形座钟。墙上是巨大的木雕,高高的花环里,一朵花束里是一个更大的圆形挂钟。两侧还有栩栩如生的重叠的帷帐雕刻。另一侧也是富丽堂皇的木雕墙,只是壁炉换成了一个镶嵌在木头里的平面电视。客厅旁边还有一间专用的台球厅,大理石的台球和专用球杆都很完好的保存在屋内。
从亚奴科维奇的豪宅出来,前面就是一个带池塘的园林景观,一条小溪从远处缓缓流淌过来。池塘里长满苇草,几只白天鹅在水面惬意地划行。黄昏时分的夕阳把残红铺洒在周遭的鲜花和绿草上,真是美极了。如果是徐志摩来这里,应该会写下比《再别康桥》更美的诗句吧!
想想亚奴科维奇当年在乌克兰权倾天下,一言九鼎的样子,想想他惊恐万状,匆匆出逃的狼狈,这不就是财富权利只是过眼云烟的实证吗?
瑞士没有可可树,却拥有巧克力的世界级品牌。乌克兰的利沃夫也没有可可树,这里的手工制作巧克力却是蜚声欧洲!
在利沃夫老城区的Deribasovskaya大街上,还有一家乌克兰知名度很高的巧克力连锁—利沃夫手工巧克力作坊。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望进去,里面简直就是“巧克力花花世界”,看看都会有幸福感的地方。上午十点开门后,已经挤满了人。售卖巧克力的漂亮女孩T恤上写着:“Lviv来的甜妞”,这里的巧克力有上百种之多。
1502年哥伦布远航把可可豆带到了欧洲,在意大利和法国迅速传播。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巧克力慢慢的变成为大众消费品的进程。把巧克力引入了俄国的则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到19世纪中期,俄罗斯的巧克力制造几乎与欧洲同步了。欧洲的歌唱家和政客们在登台前15分钟都会吃一块白巧克力,因为它有保护嗓子的作用。
可可豆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周围自然环境的味道。据说非洲的乌干达有一种巧克力,可可含量超过80%,吃起来有一种强烈的当地野生蘑菇的味道。
巧克力作坊的主管告诉我,巧克力分为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三种。当地人的孩子在8岁以前只吃白巧克力,因为里面没有。10岁开始吃牛奶巧克力,12岁以后吃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通常添加有和奶粉,没有黑白巧克力健康。
一般来说,巧克力不能放在冰箱里超过45分钟,因为冰冻会让巧克力的植物油渗出,巧克力会发白,一些成分可能会产生导致人体产生不利的反应。巧克力在28度室温下都很稳定,最好是家里的阴暗处存放。
除了香甜可口的手工巧克力和众多国际风味美食外,利沃夫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城里的那些历史建筑群。
利沃夫市是利沃夫州的首府,该州与波兰接壤,是乌27个行政区划之一,面积2.18万平方公里,人口275万,共有41座城市。利沃夫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它是基辅罗斯的一个公国。1256年,哈里奇波里尼大公达尼罗以其儿子列夫的名字命名兴建了一座城镇,它就是利沃夫。利沃夫历经沧桑,几易国别。
与此同时,欧洲其他民族亦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与宗教带到了利沃夫,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利沃夫集中融合了中东欧和西欧国家厚重的历史积淀。因此,利沃夫的建筑兼有哥特式与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与罗马式的风格就不足为奇了。当你在排列着巴洛克式教堂的利沃夫老城区漫步时,就仿佛置身于某座西欧古城。从这个意义上说,利沃夫也可称为一个浓缩的“小欧洲”了。
利沃夫诸多历史遗产中,最令利沃夫人引以自豪的当属1900年建成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它是利沃夫建筑、历史和文化最光辉的遗产,早已成为利沃夫的标志。1895年,利沃夫高等工业学校校长戈尔戈列夫斯基在众多著名欧洲建筑设计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的建筑设计师。因此,在利沃夫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参观者看来,这座气派、华丽、典雅的剧院丝毫不逊色于享誉全球的维也纳大剧院和莫斯科大剧院。
利沃夫剧院的演员们的扎实的舞蹈功底,和高超的芭蕾技艺,加上有格调但并不奢华的舞台背景,把艺术作品的魅力淋漓精致地体现出来,获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利沃夫,感觉更像一个传统地欧洲城市,不仅有大量原汁原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还能欣赏到欧洲传统的音乐舞蹈艺术。我们很幸运的是,谢德林改编的《卡门》芭蕾舞剧是第一次在利沃夫演出,就让我们赶上了。
“现在正是冒烟的季节!”同行的乌克兰小伙子吉马说道,此时我们的车正从利沃夫向特鲁斯卡维茨的方向飞奔。田野上不时能见到乌克兰农民在焚烧麦秆。也有一些男女正在田里忙碌,他们要在冬季到来之前把地里的土豆收完。
乌克兰的田野很辽阔,主要是肥沃的黑土。目前乌克兰的耕地受到政府保护,不允许外国人购买。可以租用来发展农业,租期能够达到99年。在路边我们还看到几个高耸入云的大烟囱,那是法国的一家公司,欧洲最大的水泥企业的工厂。
还有大片的田野里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向日葵,这种向日葵不高,花盘也不算大,它的瓜子不是用来直接食用的,而是要用来榨油。以小麦为主的谷物、葵花油和甜菜生产的白砂糖,是当今乌克兰农产品出口的三大主力。
乌克兰人总是很骄傲的说:“我们大家可以养活全世界!”,辽阔的黑土地给了他们自信。2014-2015年,乌克兰已经向国外出口3480万吨谷物。2015年秋季结束的时候,估计粮食产量能达到3670万吨。乌克兰国内的粮食需求每年只有大约2400万吨而已。乌克兰政府期望在2020年达到1亿吨的粮食总产量,出口额达到7500万吨。我觉得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中国是不是能够和乌克兰开展深度合作呢?
特鲁斯卡维茨,距离利沃夫95公里,乌克兰著名的疗养胜地。位于喀尔巴阡山东部,海拔350-400米,森林环绕,最有名是的是这里的保健矿泉水和大大小小的疗养院。特鲁斯卡维茨一带有500多个矿泉点,目前只开发了120个。特鲁斯卡维茨Truskavec是个在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州小城。城市小到两、三个小时就能把它转个遍。城市虽小,名气却大。小城靠近格尔巴阡山,整个城市被树林环绕,所以空气特别清新,并且还有很多具有不一样功能的矿泉水。
人们排队在不同的矿泉水龙头轮流取水饮用。我看了一下大厅墙上著名的饮水指南,一号泉“玛利亚”矿泉水每升含矿物质4-5克,治疗肠胃病、减少结石。二号泉“索菲亚”矿泉水每升含矿物质达到8-9克,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控制胆汁分泌,增强肠胃的蠕动能力。三号泉每升水含矿物质为10-15克,对牙周炎、扁桃体发炎等有杀菌消炎功效。
特鲁斯卡韦茨是个很安静的小城。整个城市的街道很干净。城内有高层的住宅楼,更多的是私人的小楼小院。走在街道上,看着这些小楼小院,你会感到主人都很精心地照料着它们。院子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种着各式当季的鲜花,院子都姹紫嫣红,很是热闹。每家的院子里还有梨树、苹果树、樱桃树、李子树。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是这些果树开花的时间,树上开满了花,远看过去它们就好像是穿着婚纱的新娘。空气中是阵阵的花香,闻起来甜甜的花香沁人心脾。
据特鲁斯卡维茨的副市长哥莫夫介绍,这里的常驻人口大约有2.2万人,有大小疗养院70多家,目前一年的游客大约是18-20万人。大部分是来休假疗养的,一般的保健性质的修养期是两周。看看地图,就知道它的旅游发展的潜力。从利沃夫过来是90公里,距离波兰只有86公里,距离斯洛伐克只有175公里,距离罗马尼亚只有275公里,距离匈牙利232公里!
喝完神奇的矿泉水,我们开始向喀尔巴阡山区进发。喀尔巴阡山脉是欧洲中部山系的东段部分,是仅次于阿尔卑斯山的第二大山脉,绵延约1500公里,穿过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在乌克兰境内的部分有280公里。其中的最高峰是海拔2061米的霍夫拉峰。
喀尔巴阡山在乌克兰的部分并不显得那样的俊俏高耸,山势比较舒缓,少见有陡峭的崖壁。桦树、杉树和松树为主要树种。山区农民缺少耕地,主要营生一是木材砍伐和加工业,二是畜牧业,三是旅游业。1887年,奥匈帝国时期修建了一条铁路,大大地推动了山区的经济发展。近些年因为经济衰退,政局不稳等原因,导致发展缓慢。前往山区的道路坑坑洼洼,农民的房屋大多陈旧而缺乏修缮,旅游设施也比较落后。
在弗洛斯岩卡村里,我们找到了一家很有特色的贝沙•贝利米沙度假村。里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味道让人眼前一亮,包括著名的匈牙利飞羽骑士甲胄,中世纪的武士剑,斧,铜甲,十八世纪铁炮,十九世纪的喷泉雕塑等。特别是地下的“砖头走廊”,墙上镶嵌有数百年历史的各种砖头285块。其中有准确年代标志的是1877年奥匈帝国时代的砖,有美国十九世纪生产的砖头,有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的产品。
喀尔巴阡山的夜晚很安静,星空很美。我们应邀体验一下喀尔巴阡山里的 “乌克兰桑拿”。在一家传统的乌克兰农村木屋里,壁炉的火焰红彤彤的,尽管秋天的喀尔巴阡山里已经有些许寒意,屋子里却很暖和。一对和蔼的乌克兰老夫妇,大约60岁左右的年纪,负责为我们服务。每人都准备了一双临时的拖鞋,一条裹住身体的亚麻布裙,一条毛巾可以擦汗。客厅里泡好了红茶,还有饼干,这是必需品。我们很好奇 “乌克兰桑拿”的过程。
今年47岁的贝哈出生在利沃夫,1987年参军入伍,那还是在前苏联的时代。他经历了东欧剧变,刚刚退伍复员不久,前苏联就在1991年崩溃瓦解了。当时乌克兰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差不多,国营企业一统天下。他进入当时的一家国营企业当了电器修理工,一干就是三年。社会体制改变后,贝哈果断辞职下海,先是倒腾一些小买卖,后来积累一些实力后,他开始做韩国“三星”通讯设备的代理销售。三年后,他开始与朋友一起合伙经营品牌化妆品。
谈到乌克兰的经济,“乌克兰的发展受到俄罗斯的巨大影响。”贝哈说“普京不希望我们取得好的发展。”贝哈认为,乌克兰的工业公司大都是前苏联时代留下的国有企业,技术落后,管理很差,前些年很多被卖掉或者干脆倒闭,已经都整得七零八落的,大多数都没有啥竞争力了。乌克兰的未来,不在重工业,而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和农业上。“我们有很好的大学,培养出很多IT专家。哈尔科夫能成为技术中心。”贝哈很自豪“我们乌克兰的黑土地全球第一!农业发展好了,养活全世界都可能会。当然,我们南方的军工企业,特别是火箭、飞机的发动机是很厉害的。”
乌克兰东部危机让全世界都付出了代价。贝哈的波兰合作伙伴在波兰的企业,原来每月都有几十万美金的利润。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如今波兰企业的利润已经缩水30%以上。“当然,我们乌克兰的牺牲最惨重,除去经济损失巨大之外,还失去了几千个年轻人的生命!”贝哈说:“我们乌克兰人天生乐观热情,我们在国内慢慢的开始反对腐败,如果战争可以消停,政府领导得力,我们的乌克兰会是全球生活最好的国家之一!”
我们的车在喀尔巴阡山里的公路上行驶,路面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样子。山里的小河水少了,因为今年的降雨很少,河床里嶙峋的岩石都出来。路过的小村子里少有人影,传统的木屋多有破旧,房前屋后停着的拉达和伏尔加牌的老车都在20年车龄以上。栗子树的叶子都已经枯黄凋落,苹果树枝头挂满了果实,红扑扑的,似乎没有人摘,寂寞地落了满地。
在喀尔巴阡山有过去的商贸通道,自然少不得军事要塞。我们就路过了一处图斯坦要塞-TUSTAN岩石城堡。图斯坦在古斯拉夫语中的意思是“停住”。这个古堡当年是木头修造的,依据一块岩石小山的形状而建。当年这里是翻越喀尔巴阡山脉的一处交通要道,城堡一是具备军事防御之用,护卫基辅罗斯。二是对往来的盐商征收税费。
离开充满大自然的草花香味的喀尔巴阡山,我们回到利沃夫。中午,我们在利沃夫一家有名的潘切夫斯基餐馆吃午饭。犹太经理亲自出来为我们讲解。这里昨天刚过犹太新年,所以我们有幸品尝了犹太人新年的标准食物:一杯蜂蜜酒、几片苹果,一个面包。当然,餐厅的特色菜也都摆出来,我们大快朵颐。不过,这家老餐馆的背景很了得,犹太人潘切夫斯基家族在1782年生产出全世界第一个品牌的伏特加酒。当时,俄罗斯的斯米尔洛夫来这里学会了伏特加的酿造技术后也生产了另一个品牌的伏特加酒。据说,俄罗斯伏特加酒的广告这样说:我们是全世界最好的伏特加,和潘且夫斯基一样!
潘切夫斯基家族当年控制了几乎全球的伏特加市场,他们曾用酒瓶叠出了15米的高塔来庆祝,分公司遍布全世界主要的城市。“二战”爆发后,德国纳粹占领了利沃夫,犹太人纷纷被逮捕或者逃亡。“这里的犹太人命运和波兰的一样,利沃夫绝大部分犹太人都消失了。潘切夫斯基家族成员也有很多人死去。”52岁的犹太企业家马克•扎金这样说。
苏联红军收复利沃夫后,社会主义改造时代,利沃夫的商业是保守封闭的状态。乌克兰独立后,市场经济开始得到恢复,潘切夫斯基家族的生意再次兴隆起来。目前,伏特加酒的生产已经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得到恢复。同时,库帕尔集团在生产伏特加的同时,在全球开设了超过200家的特色餐馆。当年的潘切夫斯基家族目前唯一在世的女儿居住在法国巴黎,已经92岁高龄,她的儿子现在是库帕尔集团的老板。
马克扎金说:“现在利沃夫的犹太人大都是前苏联各地迁居过来的。这里临近波兰边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很欧洲化,不一样的种族在一起生活很和谐,冲突很少。我们的生活又回到了二战之前的模样。”
一个犹太家庭的命运起伏,折射出一个世纪的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在利沃夫的古董摊我见到了两枚德国银币,都是同样的面值,同样的兴登堡的头像。1934年的银币背面还是一只站立的鹰。可是,1936年的那枚背面已经变为一只脚踩那个臭名昭著的德国纳粹徽章的鹰!法西斯恶魔钻出潘多拉盒子,毁灭了多少欧洲人的幸福生活!
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人类永远在面对这样的难题!就在我们深度旅行乌克兰的时候,就在几百公里以外,许多欧洲城市已经被来自叙利亚的难民搅得天翻地覆。人类,总是不能吸取战乱的教训。所以,现在你打开全球的电视台,总能看到战火、蹂躏和伤害的镜头!
俄国文学巨匠普希金来到奥德萨的时候,发现当地人最流行的图书都是法文的,据说他当时深有感触说:这是一个欧洲的城市,敖德萨不像俄罗斯!
敖德萨位于黑海海畔,气候怡人,温度与湿度适中,由于天然海港常年不冻,在水路运输占有主体地位,被誉为“黑海明珠”。它同世界60个国家的200多个港口有来往,承担着原苏联50%以上的对外贸易货运任务。
敖德萨是乌克兰最美丽的城市之一,驰名世界的旅游和疗养胜地。城市建筑新颖而雄伟,风格各异。椴树花开的时节,整个城市弥漫着椴树的清香。金合欢应季的时候,大街小巷又充满扑鼻的芬芳。海滨林荫道两侧有19世纪建的沃伦佐夫宫、波托茨基宫、市杜马、新旧证券交易所等。敖德萨的历史建筑有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不一样的风格,宛如建筑的万国博览会,美不胜收。
从市中心半圆广场通向海边的“波将金”纪念石阶建于1834-1841年,共有192级,宽达30米,这是为纪念1905年的“波将金号”军舰起义而命名。看似平淡无奇的水泥阶梯却因一部电影变成全球上最著名的阶梯。1925年,前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执导了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影片中“波将金台阶大屠杀”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爱森斯坦成功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
注视着敖德萨港湾的还有里舍利耶(Richelieu)大公—敖德萨的奠基者,阶梯顶端的半圆广场上的那座雕像,永远守候在黑海的地平线旁。这位敖德萨第二任市长本是被拿破仑一世流放到这里的法国人。特别是当时正值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的动荡,使得很多法国贵族逃难到这里,法国人的自由浪漫使敖德萨成为19世纪俄国唯一一个可以在纽扣里插上鲜花,在大街上唱歌的城市。
为了让敖德萨增加“俄罗斯味道”,沙皇任命了沃伦佐夫为敖德萨的市长。沃伦佐夫长期跟随父亲在英国伦敦生活,他在管理敖德萨期间,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意大利、法国、德国的贵族和富商们来到敖德萨,修建了许多精美的建筑,为这座自由的城市增添了美丽的色彩。沃伦佐夫自己的官邸就在敖德萨面朝大海的一座山上,在那里,为满足妻子很喜欢看日出的一个愿望,他专门在妻子生日那天送上了一件礼物,使得现在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机会享受,那就是在山顶的一个古希腊风格的观景台。现在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黑海和敖德萨港,包括停泊在军港里的乌克兰海军舰艇都看得一清二楚。
敖德萨歌舞剧院内部真是堂皇富丽,让人目不暇给。观众大厅有池座1500余个,另有包厢,音响效果很好,舞台上轻微的声响,从大厅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得到。从四周的墙壁到楼柱都饰有金碧辉煌的雕塑,其中有16座古希腊艺术之神的雕像,分别代表诗歌、舞蹈、悲剧、喜剧等等。大厅四壁绘着莎士比亚名著中的场景。剧院正面则有俄国诸位大剧作家、大音乐家的半身像,其中有格利鲍耶陀夫、普希金、格林卡、果戈理等人。
敖德萨人最为骄傲的是他们的文化渊源和艺术氛围。在敖德萨居留期间,普希金开始写诗,并完成了巨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前两章。果戈理写完了《死魂灵》第二部,他后来返回莫斯科后觉得感觉不好,就把书稿烧掉了。不过,在奥德萨的文学博物馆里,你能够正常的看到有人抄写下来的其中五章。Londonskaya旅馆中,契诃夫写信抱怨说他把一半的钱都花在了冰淇淋上。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则在奥德萨港口焦急地等待去克里米亚的船,他后来写下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近一个世纪里,这座美丽的城市还孕育和成长起几代俄语幽默大师,也因此博得“幽默之都”的美誉。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访敖德萨时,写下了热情洋溢的文字。化学元素表的作者,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也在这里驻留过。俄罗斯小说家亚历山大•库普林也曾在这里写作。我最喜欢的大艺术家列宾也是乌克兰人,我内心里希望他也一定在敖德萨创作过油画!
在20世纪的俄语文学中有许多杰出的犹太作家,如帕斯捷尔纳克、曼德里施塔姆、爱伦堡等,而另一位曾与他们齐名、但后来却被人淡忘的犹太作家伊萨克·巴别尔,近来却又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他的关注。据美国《》7月11日报道,最近在纽约举办了一个关于巴别尔的学术研讨会,参加者有俄语文学的研究者和出版者,巴别尔的女儿也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著名的美国诺顿出版社宣布将在今年秋天出版巴别尔的文集。
巴别尔于1894年出生于敖德萨附近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曾经从事过多种职业。1926年,他通过你自己在布琼尼第一骑兵军里的战斗经历,写作并发表了《骑兵军》一书,1931年又接着发表《敖德萨故事》。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它们很快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正真看到的多半是残忍、屠杀和邪恶的暴力,但是,这么多东西却又是和荒诞的心理现实主义、各种细腻而美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作家很高明地把各种不可融合的因素调和在了一起。
《骑兵军》发表之后,围绕着这部作品曾有过很激烈的争论。以苏联红军骑兵领袖布琼尼为代表的军方人士,认为小说是对红军骑兵的“污蔑”。而以高尔基、沃隆斯基为另一方的文化界人士则给了小说以极高的评价。正是在高尔基的推荐下,巴别尔出席了1934年召开的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后又随苏联作家代表团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世界作家大会。巴别尔被誉为前苏联南方作家派的杰出代表。
然而,20世纪30年代末,巴别尔却突然遭遇了厄运。1939年5月19日凌晨,作家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中被捕,并被立即押往内务部的监狱。短短的几个月之后,1940年1月27日,巴别尔就死在莫斯科的卢比扬卡监狱中。
巴别尔作品具有巨大的生命力。1975年他的《骑兵军》重新出版,并陆续译成二十多种文字,震惊了欧美文学界。1986年,《欧洲人》杂志选出100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别尔名列第一。作为令人佩服的短篇小说大师,巴别尔受到众多名家交口称赞:海明威认为比自己更凝练;博力·赫斯认为如诗那样美;辛西娅·奥捷克认为他是和卡夫卡并列的优秀作家。
巴别尔被杀害68年之后,敖德萨市政府才在市常务委员会上作出决议,在当地修建巴别尔纪念广场,这中间还包括建造他的纪念馆和雕像,它的准确地址是:敖德萨市朱可夫大街十八号,敖德萨一百一十七中学正前方。他的图片和作品保留在敖德萨的文学博物馆二楼的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他那眼镜后面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让人感觉到那无以言表而深刻的洞察力!
十七世纪的一位法国工程师和地图专家彼尤普兰说:“乌克兰是哥萨克的土地”。
在基辅郊外,我们参观了一个名叫耶娃斯洛波达Mamajeva Sloboda,占地9公顷的哥萨克文化村。村里有难得见到的赫梅利尼茨基时代的哥萨克式木质教堂。三顶式教堂里的十字架和别的教堂里的单纯无装饰十字架有区别,就是哥萨克的十字架上有“生命树”的装饰,“生命树”还有太阳和月亮的象征符号。哥萨克教堂全是木头搭建,不用一颗钉子。据说是因为当初耶稣被钉子钉在十字架上殉难的缘故。
今天的哥萨克人不被斯拉夫人认为是一个民族,他们是基辅罗斯的后代,居住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但他们是一个保持传统的人群共同体。当年乌克兰境内第聂伯河流域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影响最大,此后还有俄罗斯境内的顿河哥萨克和伏尔加河哥萨克先后走上历史舞台。目前调查仍有约700万人自认为是俄罗斯哥萨克人,乌克兰境内有多少还不得而知。
随着时代的变迁,哥萨克人与外界交流逐步扩大,致使他们在社会生活的所有的领域均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但是,他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许多特点和文化传统仍然得以保持。虽然他们未被认定为一个单一的民族,但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他们不仅仍以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性的群体且相当稳固而独具特色、充满魅力,还因分属于俄罗斯、乌克兰等不同国家而成为一个跨国家的族群。他们的怀旧情节有所复苏,一些哥萨克人在许多场合又穿起往日的服装,主张恢复自己的传统和精神。因其声音日益增大,其地位和处境必将引起国际社会更多的关注。
在乌克兰,你若不了解舍甫琴科,你就很难理解乌克兰人。从首都基辅的剧院,西部利沃夫的山村,到南部敖德萨的公园,从大学校园的小径,到繁华闹市的路口,你总能看见那个熟悉的雕像,那就是乌克兰人心中的骄傲和偶像—塔拉斯.舍甫琴科。
舍甫琴科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画家。他之于乌克兰,就是普希金之于俄罗斯。塔拉斯•舍甫琴科本人就代表了乌克兰整个民族,甚至他的个人才华与经历都与这民族惊人巧合。
乌克兰人的最大特点是永远对生活充满乐观,积极而热情。即便是当下大国政治角逐,让乌克兰在夹缝中左右为难。领土纠纷和国内事务上,民众意见不时有对立冲突。但是在乌克兰,你却可以感觉到大家对和平的珍惜,对未来的积极态度。乌克兰人不满现状,同时又乐观坚持自己的未来。
来乌克兰十多天,东奔西走了好多地方。基辅、利沃夫、奥德萨,基本囊括了乌克兰除东部外的整个疆域。古城遗址、黑海之滨、都市广场、深山小村,看到了这块欧洲第二大面积国家(除俄罗斯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丰富的人文历史,还是原生态自然环境,还是热情好客的人民,莫不留下深刻印痕。有趣的是,乌克兰语的“干杯”,发音是“不寂寞”,大家一起欢聚畅饮,自然是不寂寞的。我很喜欢乌克兰朋友的祝酒辞:“我们乌克兰人365天都在等待和欢迎远方的朋友!”